BS架构软件

2021-05-24 0

B/S架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模式,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,对C/S架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架构。在这种架构下,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,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(Browser)实现,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(Server)实现,形成所谓三层3-tier结构。B/S架构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架构模式,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。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,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,简化了系统的开发、维护和使用。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(Browser),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,服务器安装Oracle、Sybase、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。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。 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,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,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(TCO)。

简介

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,特别随着Web技术的不断成熟,B/S 这种软件体系结构出现了。B/S(Browser/Server)架构也被称为浏览器/服务器体系结构,这种体系结构可以理解为是对 C/S 体系结构的改变和促进。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,B/S 结构的功能越来越强大。这种结构可以进行信息分布式处理,可以有效降低资源成本,提高设计的系统性能。B/S 架构是有更广的应用范围,在处理模式上大大简化了客户端,用户只需安装浏览器即可,而将应用逻辑集中在服务器和中间件上,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性能。在软件的通用性上,B/S 架构的客户端具有更好的通用性,对应用环境的依赖性较小,同时因为客户端使用浏览器,在开发维护上更加便利,可以减少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。面向未来,连排级单位可通过掌上电脑(安卓系统),在训练场、演习场等环境下访问并使用该系统。

B/S 的特征和基本结构:在 B/S 结构中,每个节点都分布在网络上,这些网络节点可以分为浏览器端、服务器端和中间件,通过它们之间的链接和交互来完成系统的功能任务。三个层次的划分是从逻辑上分的,在实际应用中多根据实际物理网络进行不同的物理划分。

浏览器端:即用户使用的浏览器,是用户操作系统的接口,用户通过浏览器界面向服务器端提出请求,并对服务器端返回的结果进行处理并展示,通过界面可以将系统的逻辑功能更好的表现出来。

服务器端:提供数据服务,操作数据,然后把结果返回中间层,结果显示在系统界面上。

中间件:这是运行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。这层主要完成系统逻辑,实现具体的功能,接受用户的请求并把这些请求传送给服务器,然后将服务器的结果返回给用户,浏览器端和服务器端需要交互的信息是通过中间件完成的。 [1] 

优势与劣势

维护和升级

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,B/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。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,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,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,但B/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,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,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。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,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,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;如果是异地,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,实现远程维护、升级和共享。所以客户机越来越“瘦”,而服务器越来越“胖”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。今后,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,而使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,这对用户人力、物力、时间、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,惊人的。因此,维护和升级革命的方式是“瘦”客户机,“胖”服务器。

成本与选择

大家都知道windows在桌面电脑上几乎一统天下,浏览器成为了标准配置。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,windows并不是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。软件的趋势是凡使用B/S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,只需安装在Linux服务器上即可,而且安全性高。所以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是很多的,不管选用那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作为桌面操作系统电脑不受影响,这就使得最流行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快速发展起来,Linux除了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以外,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,这种选择非常盛行。

负荷比

由于B/S架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(Server)上,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,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(Server)端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,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(Browser)实现,所有的客户端只有浏览器,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做硬件维护。但是,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,一旦发生服务器“崩溃”等问题,后果不堪设想。因此,许多单位都备有数据库存储服务器,以防万一。